|   | 
            作者:楊孟達醫師 
 
問: 我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,可是最近好像發現這樣給身邊的人很大的壓力。 
 
答: 首先我們先來看: 甚麼是完美,完美存不存在,而追求完美到底意味什麼。 
 
追求完美的人常常陷入一種困境,那就是自找麻煩。 
 
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,可是我卻要追求完美。 
 
同樣的,我也會要求別人要完美。 這就是我們的一種慣性: 找別人的問題。 
 
  
 
我們找人家問題的習慣是我們從小開始學習的,為什麼? 
 
因為我們被訓練要先找自己的問題,為什麼考試沒有考一百分, 
 
你的問題是什麼,你是不是沒有用功? 
 
  
 
當我們常常被人家問我們的問題是什麼之後, 
 
我們就習慣找自己的麻煩, 
 
久而久之,我們也開始用這個模式去找別人麻煩。 
 
就像一個人從小被訓練看到綠燈要過去。 
 
久而久之,他不用思考他看到綠燈就會走了。 
 
  
 
但如果有一個國家的交通規則是: 紅燈往前走,綠燈是要煞車, 
 
我們就完全搞不清楚了, 
 
因為我們看到紅燈還是會不小心停車,看到綠燈還是想過去, 
 
可是那個國家的順序已經倒過來了, 
 
所以我們被原來的慣性牽扯了, 
 
誰說紅燈一定要停,而綠燈要往前走, 
 
這只是每個國家約定俗成的規定而已。 
 
  
 
所以改變的第一步是要覺知,我要改變找人家麻煩的習慣, 
 
因為找人家麻煩其實是在找自己麻煩,我要開始學習看到別人的優點, 
 
別人才會有更多的優點。 
 
時時提醒自己要覺醒, 
 
這個方法要改變, 
 
因為如果連你都沒有提醒自己要改變,你旁邊不會有人提醒你的。 
 
  
 
習慣就是要常常做才能培養出來, 
 
常常做就是要從小地方開始覺知, 
 
因為大地方的覺知會來不及, 
 
大地方的情緒或者力道非常大, 
 
我們不可能從那裡去改變什麼習慣, 
 
原因只有一個: 不習慣。 
 
如果我們習慣了,當下根本不用有力氣, 
 
就像找別人麻煩根本不需要費心力, 
 
因為那是我們的習慣。 
 
  
 
所以只要現在開始培養新的習慣, 
 
當我們再次遇到同樣的事情時, 
 
我們就可以應用新的習慣: 看別人的優點。 
 
假以時日,新習慣會取代舊習慣。 
 
  
 
我們必須從小地方開始改變習慣, 
 
自然而然大地方的習慣就會改過來, 
 
所以人家說做事要從小事做也是這個原因, 
 
因為小事比較容易改變,小事一旦改變久了成習慣了, 
 
大事自然改變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