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  | 
            楊孟達身心精神科 楊孟達醫師 
 
現在社會很多人過著忙碌的生活,有些人常在口頭上說自己很忙,有些人雖不說, 
 
但也可以看得出來他非常忙碌。 到底我們是真忙,假忙,還是窮忙,瞎忙? 
 
  
 
在一次的催眠工作坊中,我請學員寫自己的願望, 
 
有一個學生寫說:他要成為全世界最有錢的閒人。 
 
很多人對這個願望不以為然,甚至看輕,貶低。 
 
但是當場我請大家鼓掌。 
 
為什麼呢?如果大家都過有品質的生活,該工作時工作、該休息時休息,這世間該多美好啊! 
 
  
 
沒有人喜歡看到別人勞碌死,或是同事大家都累到三更半夜,想回家的人都不敢回家。 
 
我們都希望大家做完分內的事情,全部都開開心心地回去放鬆。有小孩的回家去陪小孩成長、 
 
有父母的回家去孝敬父母,假日的時候與家人團聚,這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。 
 
人生就是該做什麼就做什麼, 
 
白天該上班時上班,晚上該睡覺時睡覺。跟著這個大自然的規律在走,人才會身心自在。 
 
  
 
有些喜歡忙的人,上班也忙、下班也忙。甚至連出去玩也很忙,所以時間節律性就會亂掉。 
 
所謂節律性亂掉就是說,很多時間可能為了要找事情做但卻找不到,所以心裡很慌, 
 
好像自己很沒有用。又或者很空虛的去打發時間,找一堆有的沒有的事情來做, 
 
讓自己處在忙碌的狀態下。 
 
  
 
所以我們的內在一定要跳脫一種狀態,不是喜歡忙,一定要喜歡一種平靜的感覺, 
 
而不是忙。上班工作多我心情平靜,工作少我也平靜,反正我就是做份內的事, 
 
但是做不完也平靜,明天再做。回家也平靜,但是想忙的人一回家停不下來, 
 
趕快站起來去做點事情,回到房間沒事上個網好了,上上網後又覺得很煩, 
 
轉身去睡覺,但是一躺下去睡覺又覺得心情無法平靜,那就再起來做點事情好了。 
 
所以特別想忙的人其實有某種程度的焦慮。 
 
我們可以先檢視自己是不是活在極端忙碌但卻沒有重心的生活。 
 
  
 
我們要知道其實忙是自己創造出來的。當你心裡有某個想法的時候, 
 
所有事情會朝這個想法方向走,這個就是中國人最常說的心想事成, 
 
也是西方常說的吸引力法則。如果一個人心裡想要有忙碌的自己, 
 
就會有更多需要忙碌的事出現。大多數的人都喜歡平靜的而舒服的生活, 
 
所以我們去發現其實自己有很多的盲點,明明要規律和輕鬆的生活, 
 
可是內在裡面卻有一種沒有辦法不忙的狀態,讓你誤以為你自己喜歡忙。 
 
  
 
那是因為很多人將忙碌與價值畫上等號: 以為沒有事情做,好像是閒人一 |